综述
什么是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着眼于整体的综合性方法,将生态学和社会学的概念和原则同时应用于可持续农业和粮食体系的设计和管理。生态农业的目的是改善植物、动物、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促进粮食体系的社会公平性,让人们可以选择吃什么,以及所吃的食物如何生产,在哪里生产。同时,生态农业也是一门科学,是一整套做法,是一场社会运动,过去几十年来其概念外延不断扩大,从着眼于农田和农场,逐渐发展到包含整个农业和粮食体系。如今的生态农业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包含粮食体系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涉及生态、社会文化、技术、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内。
将食物、生计、健康与自然资源管理割裂看待已经不再现实。为了应对这些错综复杂的挑战,需要从整体着眼,采用系统性思维方式。人与地球的根本联系以及可持续的农业和粮食体系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该议程强调迫切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倡导制定转型变革政策。只有采取尊重人权的整体性综合方法,才有可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背景下,消除贫困和饥饿的同时促进包容性增长和对地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生态农业是引导公共政策建设可持续农业和粮食体系的一个总体全面系统框架。生态农业将通常分散的农业部门和食品部门汇聚在一起,促进部际统筹政策设计和执行,提高公共效率。生态农业积极吸纳不同的利益相关方,通过跨学科机制促进对资源的负责任透明治理。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以整体、综合的方式在不同层面和范围内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因地制宜地同时推进经济、环境、社会、营养、健康和文化等多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生态农业采用自下而上的地域性方法,有助于提供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生态农业的应用取决于当地的环境、限制和机会,没有统一的方式,但“生态农业十大要素”框架阐述了一些共同的原。
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生态农业十大要素”框架,协助各国推进转型变革。这十大要素相辅相成,提纲挈领地从整体角度对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介绍了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可持续农业和粮食体系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关键相互作用、新出现的特性和所需的有利条件。这十大要素是从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在生态农业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估过程中辅助决策的实用分析工具。
零饥饿、粮食安全、营养和健康
生态农业以多样化、有韧性、可持续的地方性生产体系为依托,通过健康、营养食物的全年统筹生产,促进膳食的本地化、稳定性和多样化。以生态农业方式管理的农场和生态系统能够加强粮食安全的四大维度 — 供应、获取、稳定和利用,有助于减少农村贫困,增强韧性,促进地方发展,改善社区生计。
扶贫
生态农业有助于减少农民对外部投入和补贴的依赖,减少农民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从而改善家庭农民生计,减少农村贫困。若公共政策能够为获取资金和稳定市场提供支持和渠道,生态农业将有助于提高经济韧性,带来全年稳定的收入,促进消费者与生产者对接,提高议价能力,减少利润损失。
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面对整个粮食和农业体系中气候冲击和压力对农业、粮食安全和营养的影响,生态农业有助于保护、恢复和改善农业和粮食体系。丰富多元、整合良好的生态农业系统可以增加固碳,提高生计韧性,提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通过促进粮食体系的重新本地化,减少产销中间环节,生态农业系统还能够更好地抵御其他社会冲击和压力,如流行病和市场冲击,从而带来更大的韧性。
生物多样性
综合性生态农业方法能够保护并加强自然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恢复退化土壤,特别是旱地土壤,对粮食安全、韧性和可持续生计都有溢出效应。多样化的生态农业系统,如混作、种养结合和农林复合系统等,在维持生产力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有害生物防治、授粉、土壤健康和水土流失防治等生态系统效益。
青年参与
生态农业为青年体面就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生态农业以知识密集、环境友好、对社会负责、注重创新和劳动技能的农业生产为基础。作为一种自下而上、根植于基层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使人们和社区成为自身变革的推动。
性别自决
生态农业已融入妇女的日常实践:保存和繁育本地种子;生产不含杀虫剂的多样化健康食物;饲养本地原生畜禽品种;促进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和景观;从事手工捕鱼的同时保护江河湖海。生态农业通过集体行动开展互帮互助,解决长期歧视和压迫背后的根源 — 权力不平衡,从而减少性别不平等现象。
人权
生态农业倡导吸纳边缘群体,推动人人公平享有资源。生态农业提倡以人为本,重点关注最弱势群体,有助于促进食物权的实现。生态农业促进包容、负责、透明的资源治理,意味着为地方和社区带头人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