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Length: 342707 | pFad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5%AE%89

长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长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長安在中國的位置
長安
長安
長安位置

西安历史

商朝 前17世纪 – 前1046
丰邑
西周 前1046 – 前770
镐京
秦国春秋战国前770 – 前221
镐京
雍城 (秦都)前677 – 前423
泾阳(秦都) 前422 – 前384
栎阳 (秦都) 前383 – 前350
咸阳(秦都) 前349 – 前221
秦朝 前221 – 前206
咸阳
西汉 前206 – 8
长安
新莽 8 – 22
常安
更始 23 – 25
长安
赤眉 18 – 27
长安
东汉 25 – 220
长安
魏国三国 220 – 265
长安
西晋 265 – 316
长安
前赵十六国 304 – 329
长安
后赵十六国 319 – 357
长安
前秦十六国 350 – 394
长安
后秦十六国 384 – 417
长安
十六国 407 – 431
长安
北魏南北朝 386 – 534
长安
西魏南北朝 534 – 556
长安
北周南北朝 557 – 581
长安
隋朝 581 – 618
大兴雍州京兆郡
唐朝 618 – 690 705 – 907
长安雍州京兆府西京、上都)
武周 690 – 705
长安(西京)
大齐 881
长安
吐蕃 ?– 842
长安(763年)
五代十国 907 – 960
大安京兆府
北宋 960 – 1127
京兆府
金朝 1115–1234
京兆府(约1126-1234)
大蒙古國/元朝 (1206)1271 –1368
京兆府(1234-1279)
安西路總管府(1279-1280)
安西路(1280-1312)
奉元路(1312-1369)
明朝 1368–1644
西安府(1369-1644)
大顺 1644–1645
西安府
清朝 1644–1912
西安府
中華民國 1912 –
西安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
西安市

长安中古擬音ɖɨang-'an)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也是今西安市的古称,阿拉伯地区拜占庭帝国旧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多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周、秦、汉、隋、唐等十余个朝代建都于此,是古中國的一座重要大都市。自西汉太初元年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爲三輔,此後三國等朝代一直將长安一帶的京畿地區称为「三輔」。“雍州”“京兆”長期作為長安地區的行政名稱。曾經建都長安的西汉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称的鼎盛时期,并称为汉唐盛世。長安作為中國首都地位的历史長達800多年,亦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举足轻重。

古代鼎盛时期的长安拥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创造了人类城建史的记录,为近现代前人类最大的城市之一。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坐拥着东亚乃至亚洲大陆中心城市地位,吸引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在西汉与唐朝时期就是以汉唐古都长安为起点[1][2]。如今,西安市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唐朝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唐代的長安城為京畿道京兆府管轄,以朱雀大街為界分屬長安縣萬年縣。唐朝滅亡後,随着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东移,关中地区逐渐失去了首都之地位,但“长安”一词在后世被广泛用作京城代称。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改军为永平军,後唐復為西京京兆府。後漢改晋昌军,北宋復稱京兆府,亦稱永興軍,初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朝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朝初沿稱京兆府,後設安西府,又改為安西路、奉元路[3]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曾將長安作為首都考慮之一,但由于太子朱标的病逝没能实现[4]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府城分屬長安縣與咸寧縣,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钟楼鼓楼等大量古建筑源于明代。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汉长安城修筑前的长安地区

[编辑]

史前

[编辑]

长安地区很早就有都市存在,早在10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代表。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高陵杨官寨遗址的发现,将东亚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聚落,也许是东亚最早的城市,城市边缘有一条长达1945米的环壕。社会已经有了简单的分工,除了血缘,还有某种制度联系。[5]

相关遗址

[编辑]

半坡遗址杨官寨遗址北首岭遗址姜寨遗址康家遗址石摞摞山遗址甜水沟遗址元君庙—泉护村遗址横阵遗址等。

西周丰镐二京

[编辑]

丰镐丰京镐京「鎬」,拼音hào)的统称,周朝的都城。

周文王之时,为向中原地区拓展,就在沣水渭水间筑设丰京,将都城从岐邑迁至丰;周武王继位,再建镐京,又迁都於镐。历时300年。镐京又称宗周,据《长安志》卷三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解释为:“武王自酆居镐,诸侯宗之,是为宗周”。

周成王时,周人兴建东都雒邑,即成周,以此为中心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周王虽然经常在成周驻跸,但还是以宗周为活动的中心。之世,周人加强了对东方的活动,大量活动开始以成周为中心。等到周幽王时,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经历战火的宗周宫室焚毁,周宗室在丰镐一带再难以立足,周平王只得东迁至成周。从此也有人沿袭西周旧称,将成周称为宗周——“周既去镐京,犹名王城为宗周也”(见郑注《礼记·祭统》)。

地理位置

[编辑]

豐京及鎬京的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灃河兩岸,豐京在河的西岸;镐京在河的东岸。考古发现指出,镐京遗址大约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以北。中华人民共和国國務院于1961年把豐鎬遺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功能划分

[编辑]

丰京在西周后期更多的承担了祭祀的带有宗教性的作用,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则作为行政中心存在,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习惯上将这两座城市看成一个城市。

相关遗址

[编辑]

丰镐相关遗址包括:丰镐遗址,周原遗址周公庙遗址(凤凰山遗址),杨家村遗址梁带村遗址等。

春秋战国及秦朝

[编辑]

春秋战国时期,渭河南岸相对没落,渭河北岸的雍城泾阳栎阳咸阳曾作为秦国都城,咸阳更成为秦朝首都。随着秦人活动的范围增加,中心逐渐由渭北转移向渭南。秦始皇时期曾多次大面积修建渭南的咸阳宫室,如阿房宫、秦宗庙、章台、上林苑[6][7]

相关遗址

[编辑]

郑国渠首遗址魏长城遗址秦雍城遗址栎阳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秦东陵秦始皇陵兵马俑阿房宫遗址

汉、晋、十六国、南北朝长安城

[编辑]

建城史

[编辑]

劉邦即位後,正式定都長安,開啟長安長連1200年的京城據點,源自於西元前202年擊敗項羽後,劉邦原本想建都雒陽,但是朝臣婁敬建議入都长安,但群臣大多是從東方而來,紛紛反對,認為雒陽更好。於是劉邦徵詢張良,張良說:「雒陽建都的東周雖然比秦僅兩世好,但是城郭僅數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擊。反觀關中函谷關隴蜀的沃野千里,南邊有巴蜀的富庶,北邊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並向東方牽制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運京師,當東方有變,就可以順流而下。正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婁敬說的沒錯。」於是劉邦決定入都关中,並拜婁敬為郎中,賜姓。

清朝毕沅所绘的汉长乐未央宫图,载于《关中胜迹图志》卷四

汉太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太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至五年(前190年)建造城墙。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充了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等。

历史地位

[编辑]

在西汉的214年历史里,长安长期性地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派张骞使团出使西域,开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欧亚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

人口

[编辑]
丝绸之路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时,长安户籍人口约8.8万户,口24.6万,而京兆尹辖区范围内有在籍人口约19.57万户,口68.25万[8]。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在公元前195年超过南亚孔雀王朝首都Pāṭaliputra (天城文: पाटलिपुत्र),现代印度城市巴特那,直到公元25年东汉朝迁都洛阳為止。

城市布局

[编辑]

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区西北郊外,面积约36平方公里。城市有12座城门和8条主要街道,最长的街道长5500米。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和宗庙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

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等。其中未央宫是从汉惠帝开始的许多皇帝的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宫殿之一。在城西有面积广大的上林苑,苑内主要有昆明池建章宫等。在城南有一组王莽时期建造的礼制建筑。

居民区分布在城北,划分为160个“闾里”。市场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称为“长安九市”。汉长安城一改战国时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区、工商业区和宫殿区集中在一座城市里,后世的都城都沿用了这一体系。

西汉末年王莽执政,建立新朝,並將都城長安改稱“常安”,此後各地發生起義,常安城一度毁于战火。至东汉光武帝劉秀定都雒陽,长安改作西京,失去了原来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但仍是丝绸之路上极其重要的城市。

及至汉末,汉献帝曾迁都回长安。西晋末年,晉愍帝在此短暂建都。此后长安幾度又成为战争频发地,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北周等政权也都将首都设在这里。

相关遗址

[编辑]

目前汉长安城相关的遗址主要为:汉长安城遗址汉阳陵在内的西汉十一座巨型帝陵(一般仅仅封土边长就有两百米左右),霍去病墓甘泉宫遗址司马迁墓和祠京师仓遗址良周遗址西魏永陵等。

隋大兴城与唐长安城

[编辑]
隋朝大興城城坊平面圖

城市史

[编辑]

楊堅建立隋朝後,最初定都在漢長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便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塬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9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开皇三年(583年),隋王朝迁至新都,因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9],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隋煬帝继位后,陸續开凿南北大运河,以水路连接大兴城隋唐洛陽城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108坊,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唐朝继续在此定都,并更名为長安。此后进一步修建和完善,在唐高宗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兴庆宫等宫殿。

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大興。唐高宗在位期间,興建了大明宫,唐玄宗在位期间,在兴庆坊营建了興慶宮

唐代長安城為京畿道京兆府管轄,以朱雀大街為界,西為長安縣,東為萬年縣。自唐朝建立后近一个半世纪里,国势日盛,国威远扬,长安亦日臻繁荣,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大都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述的正是极盛时期长安作为东方世界中心地位的真实写照。

安史之乱期间,叛军曾短暂盘踞长安(756年),吐蕃也曾短暂占据长安15天(763年),大唐由盛转衰,叛乱平定后,长安逐渐恢复元气。

中唐时期,长安人口仍然超过百万,为大唐帝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大唐仍维持对周边藩属的宗主权,大唐仍是东方世界的中心,持续百余年。

晚唐时期,黄巢起义军曾攻破长安(881年),大肆屠杀居民,抢夺财物,对长安造成巨大破坏。(904年)朱全忠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不仅将所有宫殿房屋拆毁迁移,亦将人口悉数迁移。长安被毁,帝气殆尽,后虽重建,但不再被作为首都。

人口

[编辑]

初唐长安城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得十分迅速。根据Matt T. Rosenberg的研究,在公元637年长安超过波斯帝国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一直保持到公元775年被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超过,共138年。根据较新的研究成果,中晚唐黄巢之乱前长安人口很可能超过150萬。[10]

長安大雁塔永徽三年(652年)建造

布局

[编辑]

唐长安城位于现在的西安市城区、东郊、西郊的小部分以及南郊的较大部分,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10倍。城市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外郭城墙上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门的明德门为正门。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有皇宫太极宫,皇城位于宫城以南,分布着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

外郭城内有大街22条,纵横交错的街道将外郭城分作了110坊(隋称“里”),坊间遍布着佛寺道观,其中著名的里坊有亲城坊。长安城城廓外则以朱雀大街分治,东归万年县,西归长安县。长安万年两县归京兆府管辖。

东城西城分别有东市和西市两座市场,集中了长安城的主要商业。城内有四条沟渠提供生活和环境用水。城东南角有一座人工园林——芙蓉园,园中有曲江池。东北是另一座大型宫殿——大明宫。日本僧人圓仁在其《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記載了長安東市火灾的情形,“夜三更東市失火,燒東市曹門以西二十四行,四千余家。”

对其他城市的影响

[编辑]

唐长安城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设的典范,在当时也影响了邻近国家的都城建设。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国的平城京平安京都效仿了长安的规划。日本平安京的西半部便称为“长安”。

相关遗址

[编辑]

目前唐长安城相关的遗址主要为:大雁塔大慈恩寺小雁塔大明宫太极宫乾陵昭陵十八座唐朝帝陵碑林法门寺青龙寺大秦寺塔兴教寺塔灞桥遗址华清宫遗址仙游寺法王塔水陆庵东渭桥遗址鸠摩罗什舍利塔香积寺善导塔八云塔长安圣寿寺塔长安华严寺塔昭慧塔药王山石刻玉华宫遗址隋泰陵耀县文庙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慈善寺石窟杨珣碑大佛寺石窟昭仁寺大殿精进寺塔百良寿圣寺塔等。

唐末之后

[编辑]

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效法迁都洛阳武后,下令官民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屋木运走並順流而下進入洛陽,另亦將長安城焚毀,長安人民強迫遷移。從此長安氣數已盡,不再是政治中心,而轉移到開封燕京。后来,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认为城广人稀,不利于防守,于是便对城市进行改筑,缩为“新城”,也就是五代北宋金朝元朝的长安城。

唐代以后,长安就不再是中原王朝的都城后梁大安府后唐京兆府北宋京兆府金代京兆府元代安西路奉元路等。

明清西安城

[编辑]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應天府後,认为“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因此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就藩西安府(洪武二年(1369年)奉元路改称为西安府)。并诏令长兴侯耿炳文和都指挥朴英修整西安府城,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始兴建西安城墙

城墙修建时,西、南两面在原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增修加长而成,东墙和北墙进行了新建。整个建设历时八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基本完工。此后隆庆二年(1568年),在墙顶和外壁面砌造了青砖。

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对西安城墙进行过十二次补修。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工程,将包墙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道等,大大增强了西安城的防御能力。

光緒26年(1900年)八國聯軍北京慈禧太后光緒帝曾逃亡到西安。中華民國建國之後,蔣介石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前,大力進行剿共,1936年(民國25年)蔣介石至西安時,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最後促成暫時停止國共內戰,共同抗日。

现代

[编辑]
大雁塔南广场众多新唐风建筑

长安大致等於現今西安市。西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國西北地區地区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地处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西部重庆成都西安经济三角中的一级。1992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中國内陆开放城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现辖11区2县,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人口846.7万人。著名高校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等,也是中国民办高校最集中的地区,超过123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西安设立了机构。

目前西安在逐渐对汉唐原有建筑遗址进行整修,增添纪念设施,如大唐芙蓉园曲江池大明宫汉长安城遗址汉阳陵等,亦新建大唐不夜城,让游客目睹大唐盛世的豪华景象。

大唐芙蓉园現在開闢為觀光主題樂園,为新唐风建筑

相关文艺作品

[编辑]

白鹿原》、《废都》。

歷代定都的王朝

[编辑]
西安歷代國都及府城位置
  周:丰京、镐京
  秦:咸陽阿房宮
  漢、魏、晉及北朝:長安(包括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
  隋、唐:大興、長安/西京(包括大明宮
  宋、元:京兆府
  明、清:西安

参看

[编辑]
陕西历史博物馆,为新唐风建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四百九十一卷》,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四项文化遗产被新添入世界遗产名录. 
  2. ^ 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2021-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7). 
  3. ^ 《读史方舆纪要》 卷五十三 陕西二 西安府
  4. ^ 《明史·卷一百一十四》载: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抚陕西。先是,帝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上书曰:“天下形胜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卜之,周、汉迁之,然嵩、邙非有殽函、终南之阻,涧、瀍、伊、洛非有泾、渭、灞、浐之雄。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帝称善。至是,谕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汝往以省观风俗,慰劳秦父老子弟。”于是择文武诸臣扈太子行。既行,使谕曰:“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仍申谕从行诸臣以宿顿闻。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
  5. ^ 外滩画报. 杨官寨遗址:复现中国6000年前城市生活. 2009年4月25日 [2011年7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1月12日). 
  6. ^ 《史记·秦始皇本纪》: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衤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锺鼓,以充入之。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7. ^ 《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8. ^ 《汉书·地理志》: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县十二:长安,高帝五年置。惠帝元年初城,六年成。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
  9. ^ 见中国古文献〈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西京纪
  10. ^ 张天虹. 再论唐代长安人口的数量问题——兼评近15年来有关唐长安人口研究. 中国知网.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4). 
前任者:
秦咸阳(今咸阳市东南)
中國首都西汉-新
前202年-23年
繼任者:
雒阳洛阳
前任者:
雒阳洛阳
建康南京
中國首都隋-唐
582年-904年
繼任者:
洛阳

備註

[编辑]








ApplySandwichStrip

pFad - (p)hone/(F)rame/(a)nonymizer/(d)eclutterfier!      Saves Data!


--- a PPN by Garber Painting Akron. With Image Size Reduction included!

Fetched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5%AE%89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