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月點(candrabindu、梵語中意為“月亮點”)[1]又稱莊嚴點,是在下半圓上有一點的一種變音符號。它用在天城文中 (ँ),孟加拉文中 (), 古吉拉特文中 (ઁ), 奥里亚文中 (ଁ) 和 泰卢固文中 (ఁ)。

仰月點
附加符号

重音符號

尖音符 / 鋭音符ˊ
雙銳音符˝
重音符 / 鈍音符 / 抑音符ˋ
雙重音符英语Double grave accent̏

短音符˘
抑揚符 / 倒折音符 / háčekˇ
软音符¸
揚抑符 / 折音符ˆ
曲音符分音符¨
·

空點(隨韻, ˙
仰月點(隨鼻,  ँ   ঁ   ઁ   ଁ ఁ '
努克塔点英语nuqta(波斯音,  ̣
怛達點畵(半音,  ྄   ်   ฺ   ์

上鉤符 ̉
触角 ̛
長音符ˉ
反尾形符˛
上圓圈˚
粗氣符 ῾
柔氣符英语Smooth breathing ᾿

有时用作变音符号的标记

引號
刪節線|
冒號:
逗號,
連字號˗
波浪號 / 顎化符˜
titlo英语titlo ҃

仰月點

它通常意味著前面的元音要鼻音化。它在 Unicode 中表示為天城體的 U+0901,孟加拉文的 U+0981, Gujarati文的 U+0A81, Oriya文的 U+0B01, 和 Telugu文的 U+0C01。還有通用的組合變音符號 COMBINING CANDRABINDU 代碼點為 U+0310 (  ̐),但它意圖用於拉丁字母在印度語言的轉寫中。


用法

编辑

和用於表示隨韻的點(bindu)相比,仰月點(candrabindu)用於表示強制性的張嘴鼻化音位(隨鼻),而非同一音位內的條件變體,如在如下地方:

吠陀梵語中,它用來在下一個詞開始於元音的時候表示詞尾隨鼻(/Vm V/、/Vn V/),尤其是/an/由更早期梵語/ans/發展而來時。

吠陀梵語發展為古典梵語後,它只用於連音同化(/Vlla/->/Vnla/)產生的隨鼻。

相對而言點(bindu)則用於/Vnś/, /Vnṣ/, /Vns/, /Vnh/以及詞素尾處/Vm/的隨韻或隨鼻;後也用於/Vnr/,甚至/Vnl/, /Vny/以及詞素尾處/Vn/等新生的隨韻或隨鼻讀法。

在用天城文書寫印地語等印度西部現代語言中,點與仰月點混同,其用法差異僅限處於書法美觀需求的條件改變。

計算代碼

编辑

Unicode 編碼:

參見

编辑

註釋

编辑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