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日本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日军

()

日本軍
日本軍

日本陸軍軍旗

日本海軍軍艦旗
建立1871年(明治4年)
解散1945年(昭和20年)
軍事部門 日本陸軍
 日本海軍
總司令部東京都牛込區(陸軍省)
東京都麴町區(海軍省)
領導
最高統帥 帝国大元帅
明治天皇 大正天皇 昭和天皇
軍事首長陸軍大臣海軍大臣
指揮官參謀總長(陸軍)
軍令部總長(海軍)
军力
部署人數陸軍:900萬
海軍:200萬
二戰結束時)
工業
本國供應商三菱重工中島飛機川崎重工
相關
歷史牡丹社事件
甲午戰爭
乙未戰爭
八国联军之役
日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西伯利亞干涉
霧社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 投降

日本軍(日语:日本軍にほんぐん、にっぽんぐん Nihon-gun、Nippon-gun */?)是大日本帝國武裝力量,包含日本陸軍日本海軍最高统帅天皇軍政事務分由陸軍省海軍省掌理(均為日本內閣機關,但不向首相負責),軍事指揮則分由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負責。因20世紀初期各國空軍尚未發展成熟,日本军沒有獨立的空軍軍種,而是由陸軍及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日本軍另有「皇軍」(皇軍こうぐん、すめらみいくさ Kō-gun、Sumerami-ikusa,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帝國陸海軍大日本軍官軍等稱呼。為與戰後自衛隊區別,有時亦以舊日本軍舊軍稱呼。

編制

[编辑]

日本的兩大軍種——陸軍海軍是各自為政的,彼此擁有自己的軍事組織與空中武力。兩者之間亦長期存在軍種對立的情形[1]。大體來說,日本的軍事組織可分為軍隊(如陸軍的軍、師團,海軍的鎮守府、艦隊等)、官衙(如陸軍省海軍省)、學校特務機關等四大類型。在政治關係中,陸軍的影響力較大,特別是當陸軍出身的東條英機成為內閣總理大臣後,使得陸軍更為囂張,間接造成了後來的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備註:粗體者為戰時特殊編制。

發展歷史

[编辑]
日軍进犯马来亚吉隆坡

日本軍起始於1868年鳥羽伏見之戰後組建的「御親兵」(近衛師團前身),直至1872年明治新政府實施鎮台制後,成為日本的武裝力量。在建軍初期,由於許多薩摩藩出身者組成了帝國海軍的骨幹,而陸軍的中樞將校群則有許多長州藩的人士,因此有「陸軍長州,海軍薩摩」(陸の長州、海の薩摩)的並稱。

1894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將《马关条约》赔款投放於擴充军队。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日本向同盟國投降,日本軍解散。

战争罪行

[编辑]
1937年南京大屠殺中,日軍強硬將中國平民押進坑中準備集體活埋

中日甲午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军曾经在其亚洲占领地区(如中国朝鲜半岛)犯下多次包括屠杀、强奸、抢劫等极为严重的战争罪行。代表性事件有: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陸海軍對立,以致不能統制_檢證戰爭責任_讀書_和訊網. [2013-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2. ^ 英冒险家记录甲午旅顺大屠杀:女人被斩成几段. 环球网. 2014-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5). 
  3. ^ 杨毅. 黄钰涵 , 编. 纪念“旅顺大屠杀”事件125周年:大连旅顺举行公祭仪式. 中国新闻网. 2019-11-21 [2023-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1). 
  4. ^ 宗巍; 趙夢卓. 日军档案显示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地区人口减少近80万. 新华社. 2014-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参见

[编辑]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