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釴 (正德進士)
陸釴 | |
---|---|
大明山東按察司提學副使 | |
籍貫 | 浙江寧波府鄞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舉之,號少石子 |
出生 | 弘治八年(1495年)七月二十五日 |
逝世 | 嘉靖十三年(1534年) |
配偶 | 娶王氏 |
出身 | |
|
陸釴(1495年—1534年),字舉之,號少石子,浙江鄞縣(今屬寧波市)人,明朝政治人物,正德末年榜眼及第。累官山東副使。
生平
[编辑]陸銓弟。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第六名舉人。[1]正德十五年(1520年)聯捷禮部會試第五十五名。禮部按例請殿試,然武宗南巡未歸,閣老楊廷和認為「臨軒策問,必天子親御」,因此殿試未能舉行。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駕崩,無子,憲宗之孫、孝宗之侄朱厚熜以旁支小宗入嗣大統,即皇帝位,是為世宗。至五月十五日,世宗方在西角門賜策問貢士。陸釴位列楊維聰榜一甲第二名(榜眼),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因大禮議被廷杖。[2]《武宗實錄》預修完成,晋升修撰。
後來,因為大禮議之事牽連,出任湖廣按察僉事,遷江西參議,又遷山東提學副使。當時山東尚無通志,陸釴感歎山東爲「山川之宗,聖賢人物之望,六經文章之祖」,應修通志而備錄古今之事。逾年,通志修成,上疏告老還鄉,沒有答覆,卒於官。《鄞縣志》有傳。[3] 《明史》附其事於王慎中傳後。[4]
家族
[编辑]曾祖父陸琦;祖父陸垸,贈監察御史;父陸偁,曾任按察司附使封中職大夫。母楊氏(封恭人)。具庆下。兄鎬、鉞、登(监生)、鋐、鉌、陸鈳(南京兵部郎中)、𨱑、陸銓(贡士)[5]。
著作
[编辑]有《少石集》十三卷、《贤识録》一卷,《病逸漫记》及詩、文等。主修《山东通志》四十卷。
註釋
[编辑]- ^ 《鄞縣志·卷十·選舉表下》頁四:(舉人)正德十四年己卯 陸釴,稱季子。
- ^ 《明史·卷一百九十一》:其時詹事、翰林、給事、御史及六部諸司、大理、行人諸臣各具疏爭,並留中不下,群情益洶洶。會朝方罷,孟春倡言於眾曰:「憲宗朝,百官哭文華門,爭慈懿皇太後葬禮,憲宗從之,此國朝故事也。」修撰楊慎曰:「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編修王元正、給事中張翀等遂遮留群臣於金水橋南,謂今日有不力爭者,必共擊之。孟春、金獻民、徐文華復相號召。於是九卿則尚書獻民及秦金、趙鑒、趙璜、俞琳、侍郎孟春及朱希周、劉玉,都御史王時中、張潤,寺卿汪舉、潘希曾、張九敘、吳祺,通政張瓚、陳霑,少卿徐文華及張縉、蘇民、金瓚,府丞張仲賢,通政參議葛禬,寺丞袁宗儒,凡二十有三人;翰林則掌詹事府侍郎賈詠,學士豐熙,侍講張璧,修撰舒芬、楊維聰、姚淶、張衍慶,編修許成名、劉棟、張潮、崔桐、葉桂章、王三錫、余承勛、陸釴、王相、應良、王思,檢討金臯、林時及慎、元正,凡二十有二人……俱跪伏左順門。帝命司禮中官諭退,眾皆曰:「必得俞旨乃敢退。」自辰至午,凡再傳諭,猶跪伏不起。
帝大怒,遣錦衣先執為首者。於是豐熙、張翀、余翺、余寬、黃待顯、陶滋、相世芳、母德純八人,並系詔獄。楊慎、王元正乃撼門大哭,眾皆哭,聲震闕廷。帝益怒,命收系五品以下官若幹人,而令孟春等待罪。翼日,編修王相等十八人俱杖死,熙等及慎、元正俱謫戍,始下孟春等前疏,責曰:「朕嗣承大統,祗奉宗廟,尊崇大禮,自出朕心。孟春等毀君害政,變亂是非。且張璁等所上十三條尚留中未發,安得先知?其以實對。」於是孟春等具疏伏罪,言:「璁等所條者,於未進之日先以私稿示人,且有副本存通政司,故臣等知之。臣等忝從大臣後,得與議禮之末。竊以璁等欺罔,故昌言論辨,以瀆天聽,罪應萬死。惟望聖明加察,辨其孰正孰邪,則臣等雖死亦幸。」帝怒不已,責孟春倡眾逞忿,非大臣事君之道,法宜重治,姑從輕奪俸一月。旋出為南京工部左侍郎。 - ^ 《鄞縣志·卷十五·人物》頁二十:陸釴,字舉之,銓弟。正德十五年會試中式,明年廷對擢一甲第二,拜翰林編修。讀書中秘,益銳志文學,砥礪名節,以爭大禮,廷杖。預修《武皇實錄》成,進修撰。議禮者秉樞修宿憾,遂出爲湖廣按察僉事,遷江西參議,職司糧儲,能釐革宿弊,酌諸郡之贏縮,驗物產之登耗,而損益上下之。又遷山東提學副使,所至敦尚孝弟,分別義利,才儁而行篤者引之,雕蟲靡麗者黜抑之。士習為之丕變。山東舊無通志,則喟然嘆曰:「海岱,山川之宗也,聖賢人物之望也,六經文章之祖也。惟茲一方之志而天下古今之事備焉。吾當殫茲役矣。」逾年,志成,上疏乞骸骨,不報,遂卒。釴爲文奧衍宏暢,詩溫純婉蓄,有晉唐之風。(嘉靖志)
- ^ 《明史·卷二百八十七》:陸銓,字選之,鄞人。嘉靖二年進士。與弟編修釴爭大禮,並系詔獄,被杖,後官廣西布政使。釴終山東提學副使,兄弟皆能文。
-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正德十六年辛巳科進士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