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村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月31日) |
大塘村,又名天池村,以寓天池出龍之意,位於中國廣州市海珠區中部,是一座有數百年歷史的村落。
大塘的廣州話拼音是 daai6 tong4(“塘”音同“唐”)。大塘村本地人的“塘”字發音也是標準的廣州話發音,但是1990年代開始,途徑或總站是大塘的公共汽車報站錄音中,“塘”字發成了第二聲。久而久之,這些錯誤的錄音誤導了外來人員和部分廣州人。其實,“塘”字在廣州話中只有一個讀音。
地理
[编辑]大塘涌自北向南從村中流過,主要有西華、元龍、南華、馬基、東華、東明、華豐、橋南和聚龍大街。 村的西面是廣州大道,東面是江海大道,南面是海珠湖。
歷史
[编辑]明末清初調元堂開族之祖李觀蔭從南海中村肇基堂分支到此地,距今已400多年。李氏在村內現存李氏宗祠和觀蔭李公祠,曹氏現存曹氏宗祠,林氏現存林氏宗祠,蘇氏現存蘇氏宗祠。
民國16年(1927年),李福林勢力擴張,因大塘村又名天池村,較有氣勢,於是派人到各村遊說,以“天”字為頭改村名,而民國時期,天河村李姓居多,與當時李福林所在的大塘村等五村為同宗。因大水圳村前有一河,即沙河涌,遂改名天河村。後來,李福林沒落,天池村又改回大塘村。只有大水圳村改名後,人丁興旺,而且“大水圳”讀音不如“天河”順口,天河村名遂保留至今。天河機場、天河路、天河體育中心和天河區區均源於天河村。
景點
[编辑]李福林莊園
[编辑]又名厚德莊園、園藝場。民國三年(1914年),李福林在大塘一帶開辦厚德圍園藝場(現廣州市海珠區政府、金穗雅園一帶),種植了大量嶺南佳果,以大塘胭脂紅番石榴最為有名。廣州解放前夕,厚德圍園藝場已辦成有500多畝耕地,400多畝過和20多名員工的私人農場。解放后,廣東省人民政府將其收歸國有,并易名“廣州市園藝試驗場”。現在的廣州大道南園藝場公交車站的一帶直到二十世紀80年代仍然是莊園的一部分。90年代中後期,莊園的副樓還曾成為南海城酒樓的園藝場分店。1999年,主樓以“李福林莊園中心區住宅建築”之名,被定為第五批廣州文物[1]。二十一世紀初,大部分園林已被拆除,并已建成德盛園、雅林居、金穗雅園、金穗東苑和廣州市海珠區政府,只剩下莊園的主樓及周邊水榭。
海珠湖
[编辑]原大塘村的果林和菜田,現改建為海珠湖公園。內湖原為果林,以荔枝、龍眼、黃皮為主。
觀蔭李公祠
[编辑]祠堂為李氏後人紀念明朝開族之祖李觀蔭而建的祠堂,中堂名為調元堂。始建年代不明。于1914年重建,佔地1300平方米,保留了一定的明代建築風格。
石敢當
[编辑]村內街巷的部分三岔位置,現存多個泰山石敢當。即使部分村民將平房改建成四五層洋房,巷內的石敢當仍然會被原地保留下來。
大塘龍船景
[编辑]每年的農曆五月初四,也就是端午節正日的前一日,是大塘傳統的龍船景日子。這一天,市內與大塘有血緣或結拜關係的村落都會派龍船到大塘涌趁景,再加上,附近村落的龍船,總的來說,會有五、六十隻龍船左右。由於河涌整治后的效果反復,加上河涌收窄,龍船景已比舊時遜色。中午是大塘村宴請各兄弟、老表村食龍船飯的時候。村內的主要酒樓在這一天都會被預訂了大部分桌子,一天接待的酒席超過兩百圍。
其他景點
[编辑]村內還有部分建築被列為廣州市級文物或廣州歷史建築,例如大塘元龍大街50號的李雍別墅(曾作為大塘朝陽幼兒園),大塘西華大街38號公館(現大塘居委會),大塘西華大街10號民居等。
美食
[编辑]大塘番石榴
[编辑]品種為胭脂紅,本地人又叫雞屎果。該村為中國國內最早種植該品種番石榴的地方,并早在民國時期馳名中外[2]。二十世紀90年代末,隨著園藝場地塊被出售予商品房開發商,還有二十一世紀初的海珠湖工程,大塘番石榴的果樹完全絕跡;
大塘燒鵝
[编辑]廣東人喜愛食燒臘,廣東人聚居的大部分地方都會有燒臘店。廣州人都聽說過大塘燒鵝,這個品牌就源於大塘村,它始創于1981年。當年,大塘村民李啟培先生籌建了大塘食品燒臘加工場。大塘涌邊的新滘公社儲蓄所前有兩間燒臘店,其中一間就是由大塘燒鵝品牌的創始人經營,另外一間雖然不是連鎖品牌,但是品質同樣出色。直到廣州亞運前的河涌整治工程,這兩間燒臘店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