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嘉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嘉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

建置沿革

[编辑]

東晉南朝

[编辑]

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年),分臨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置永嘉郡,治所设于永宁县,領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晉孝武帝寧康三年(375年),分永寧縣立樂成縣。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分揚州東揚州,永嘉郡改屬東揚州。宋前廢帝永光元年(465年),省東揚州併揚州,永嘉郡還屬揚州。[1]陳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復置東揚州,永嘉郡改屬東揚州。[2]

隋唐

[编辑]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永嘉郡,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并為永嘉县,置處州。开皇十二年(592年),改處州為括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括州为永嘉郡,治括苍县(今浙江省丽水市),領四縣:括倉、永嘉、松陽、臨海。[3]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李子通,改永嘉郡為括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温州為永嘉郡,治永嘉縣,領四縣: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安固(今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橫陽(今浙江省平阳县昆阳镇)、樂城(今浙江省乐清市乐成镇)。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永嘉郡為温州。[4]

人口

[编辑]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永嘉郡有6250戶,36680口。[1]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永嘉郡有10542戶。[3]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永嘉郡有42814戶,241694口。[4]

地志

[编辑]

郑缉之撰《永嘉群记》,是温州最早的地志,今存孙诒让辑本一卷。

行政長官

[编辑]

永嘉太守(323年—461年)

[编辑]

永嘉內史(461年—466年)

[编辑]

永嘉太守(466年—493年)

[编辑]

永嘉內史(493年—495年)

[编辑]

永嘉太守(495年—552年)

[编辑]
  • 范述曾,字子玄,吳郡錢唐人,齊明帝建武中在任。[23]
  • 丘遲,字希範,吳興烏程人,梁武帝天監三年(504年)到四年(505年)在任。[24]
  • 沈旋,吳興武康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25]
  • 王沖,字長深,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26]
  • 蕭子恪,字景沖,蘭陵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27]
  • 王筠,字元禮,一字德柔,琅邪臨沂人,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除,以疾固辭。[28]
  • 秦遠,蕭棟天正元年(551年)十月降於張彪。[29]

永嘉內史(552年—557年)

[编辑]
  • 沈恪,字子恭,吳興武康人,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年)除,未拜。[30]

永嘉太守(557年—583年)

[编辑]

永嘉內史(583年—589年)

[编辑]
  • 毛喜,字伯武,滎陽陽武人,陳後主至德元年(583年)到三年(585年)在任。[31]

永嘉郡太守(607年—621年)

[编辑]

永嘉郡太守(742年—758年)

[编辑]

國主

[编辑]

南朝宋永嘉國(461年—466年)

[编辑]
永嘉國(461年—466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永嘉郡王 劉子仁 461年—466年 宋孝武帝第九子
伏誅,國除

南朝齊永嘉國(493年—495年)

[编辑]
永嘉國(493年—495年)/桂陽國(495年—498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永嘉郡王→桂陽郡王 蕭昭粲 493年—498年 齊文帝第四子
伏誅,國除

南朝梁永嘉國(552年—558年)

[编辑]
永嘉國(552年—558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永嘉郡王 蕭莊 552年—558年 蕭方等子
即皇帝位,國除

南朝陳永嘉國(583年—589年)

[编辑]
永嘉國(583年—589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永嘉郡王 陳彥 583年—589年 陳後主第三子
陳亡,國除

參見

[编辑]

徵引文獻及註釋

[编辑]
  1. ^ 1.0 1.1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2. ^ 《陳書 卷三 本紀第三》
  3. ^ 3.0 3.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4. ^ 4.0 4.1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5. ^ 《晉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6. ^ 《晉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7. ^ 《搜神記 卷十》
  8. ^ 《晉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9. ^ 《晉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10. ^ 10.0 10.1 《晉書 卷十 帝紀第十》
  11. ^ 《宋書 卷一 本紀第一》
  12. ^ 《宋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13. ^ 《宋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14. ^ 《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15. ^ 15.0 15.1 《隋書 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八》
  16. ^ 《宋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17. ^ 《南齊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三十五》
  18. ^ 《南齊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19. ^ 《南齊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20. ^ 《南齊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十九》
  21. ^ 《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22. ^ 《梁書 卷十四 列傳第八》
  23. ^ 《梁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七》
  24. ^ 《梁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三》
  25. ^ 《梁書 卷十三 列傳第七》
  26. ^ 《陳書 卷十七 列傳第十一》
  27. ^ 《梁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28. ^ 《梁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七》
  29. ^ 《梁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五十》
  30. ^ 《陳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31. ^ 《陳書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32. ^ 《唐刺史考全编》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