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佛教)
佛教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
中道(梵语:madhyamā-mārga;或巴利语:majjhimā paṭipadā,梵语:madhyamā-pratipad),佛教术语,为释迦牟尼的核心教义之一;相对于二边,包括有无、苦乐、生灭等,释迦牟尼在说法时,主张应远离二边,至于中道[1]。释迦牟尼在讲述中道时,通常都与缘起、十二缘起连结在一起,用来阐明无我、空的道理。
部派佛教时期,多只是援引《阿含经》的内容,对中道思想并没有进一步发展。直到大乘佛教兴起,在般若系经典与中观派经典中,中道思想开始成为理论核心。如来藏学派中,以中道为如来藏的代称之一。
概论
[编辑]在梵文中,madhya是形容词,中间的意思。加上最高级词尾mā,形成madhyamā,意为最中、至中。mārga是道、道路、正确道路的意思。madhyamā-mārga可以解释为,最中间的道路;另一个意思,则是指在路程的一半、道路中途。加上词尾-ka,名词化成为专用术语,之后形成madhyamāka。
梵语:pratipad,意思是道路、行道、道支、正道。四圣谛中的苦灭道谛(巴利语: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ṃ)就使用了这个字。
根据昭慧法师研究,在阿含经中,除了用于形容道路中途之外,中道有三种使用方法:
- 当使用于法义讨论时,中道都与缘起、十二缘起一同出现,这三个概念紧密相关,因此可称为缘起中道。
- 当讨论于实际修行时,中道与远离苦、乐两边一同出现,称为苦乐中道。
- 第三种用法,则是与八正道一同出现,因此又称八正道中道。
阿含经的中道说
[编辑]缘起中道
[编辑]在《杂阿含经》中,中道一词出现六次,都是用于法义讨论。包括了:
- 第10卷〈262经〉,提出不有不无的中道[2][3]。此经是阿难讲述迦旃延的故事,原本的故事出自第12卷〈301经〉[1]。〈301经〉、〈302经〉同样提出不有不无之中道[4]。
- 第12卷〈297经〉大空法经,提出不一不异为中道[5]。〈300经〉提出不常不断为中道[6]。
在《杂阿含经》中,提出了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与不有不无等中道概念。中道、缘起、十二缘起是被连结在一起的,可以被视为是一组相同的概念。
离苦乐中道与八正道中道
[编辑]在《中阿含经》中,提出远离欲乐与苦行两个极端,作为修行的中道,并明确提出以八正道为修行指引。
- 卷26〈求法经〉[7]。
- 卷43〈拘楼瘦无诤经〉[8]。
- 卷56〈晡利多品罗摩经〉中提出,应远离凡人著于欲乐,以及追求自我折磨、非圣贤所求的行为,追求中道,这个中道,也就是八正道[9]。此段说法,相当于《五分律》[10]与南传《相应部》《转法轮经》[11]。
部派佛教的发展
[编辑]大乘佛教的发展
[编辑]《大般若经》提出,中道为六波罗密中的慧学,学习中道让人可以远离边见[12]。《瑜伽师地论》认为,学习中道可以使人远离两边的邪见,破除戒禁取见[13]。
龙树提出八不中道。
现代研究
[编辑]吕澂认为,从经律记载来看,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对五比丘首次说法时,是先说中道,之后讲述八正道,最后才说四谛[14]。
注释
[编辑]- ^ 1.0 1.1 《杂阿含经》卷12〈301经〉:“佛告[跳-兆+散]陀迦旃延:“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著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所以者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 ^ 《杂阿含经》卷10〈262经〉:“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 ^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边执见。答此见执二边故名边执见。谓于断常二边转故。如契经说。‘迦多衍那。若以正慧如实知见世间集者。则于世间不执为无。’执为无者。即是断见。谓彼若见后身生时便作是念。如是有情死此生彼必定非断。‘若以正慧如实知见世间灭者。不执为有。’执为有者。即是常见。谓彼若见诸蕴界处别别相续便作是念。如是有情有生有灭必定非常。
复次此见所执极边鄙故名边执见。谓诸外道执有实我已为愚猥。况复执我为断为常而非边鄙。
复次此见所执极边远故名边执见。谓诸外道执有实我。于无我理已为边远。况复执我为断为常而非边远。
复次此执二边行相转故名边执见。谓执断常二行相转。如契经说。‘苾刍当知。我不与世间诤。而世间与我诤。’
问此经所说其义云何。尊者世友作如是说。世尊定说有因果故。谓佛若遇常见外道。彼说诸法有果无因。以无因故自性常有。‘世尊告曰。汝言有果我亦说有。汝言无因是愚痴论。’世尊若遇断见外道。彼说诸法有因无果。以无果故当来断灭。‘世尊告曰。汝言有因我亦说有。汝言无果是愚痴论。’佛于二论各许一边离断离常而说中道。故作是说。‘我不与世间诤。而世间与我诤。’复次世尊是如法论者。诸外道等是非法论者。如法论者法尔无诤。非法论者法尔有诤。复次佛于世俗随顺世间彼于胜义不随顺佛。复次世尊善断二诤根故。二诤根者。谓爱及见。佛已永断故说无诤。世间未断故说有诤。
大德说曰。世尊是如理论者。诸外道等是非理论者。如理论者法尔无诤。非理论者法尔有诤如马涉险步有低昂。若游平路行无差逸。复次佛是见义见法见善见调柔者。故说无诤。世间不尔故说有诤。” - ^ 《杂阿含经》卷12〈302经〉:“佛告迦叶:‘若受即自受者,我应说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则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复与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说,若不因自他,无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说。离此诸边,说其中道,如来说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 ^ 《杂阿含经》卷12〈297经〉:“缘生老死者,若有问言:‘彼谁老死?老死属谁?’彼则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属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一义,而说有种种。若见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缘无明故有行。若复问言:‘谁是行?行属谁?’彼则答言:‘行则是我,行是我所。’彼如是:‘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彼见命即是身者,梵行者无有;或言命异身异者,梵行者亦无有。离此二边,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所知,所谓缘无明行。”
- ^ 《杂阿含经》卷12〈300经〉:“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 ^ 《中阿含经》卷26〈88经·秽品求法经〉:“尊者舍梨子复告诸比丘:‘诸贤!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槃。诸贤!云何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槃?诸贤!念欲恶,恶念欲亦恶,彼断念欲,亦断恶念欲;如是恚、怨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慢、最上慢、贡高、放逸、豪贵、憎诤。诸贤!贪亦恶,著亦恶,彼断贪,亦断著。诸贤!是谓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槃。诸贤!复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槃。诸贤!云何复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槃?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为八。诸贤!是谓复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槃。’”
- ^ 《中阿含经》卷43〈169经·根本分别品晡利多品罗摩经〉:“佛言:‘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于涅槃。’”
“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涅槃者。此何因说?有圣道八支,正见乃至正定,是谓为八。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涅槃者,因此故说。有称、有讥,有无称、无讥而为说法者。”
“云何有诤法?云何无诤法?若欲相应与喜乐俱,极下贱业,为凡夫行,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若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于涅槃,此法无诤。以何等故此法无诤?此法无苦、无烦、无热、无忧戚正行,是故此法则无诤也。” - ^ 《中阿含经》卷56〈204经·晡利多品罗摩经〉:“我于尔时即告彼曰:‘五比丘!当知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一曰著欲乐下贱业,凡人所行;二曰自烦自苦,非贤圣求法,无义相应。五比丘!舍此二边,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谓为八。’”
- ^ 《五分律》:“佛复告曰。世有二边不应亲近。一者贪著爱欲说欲无过。二者邪见苦形无有道迹。舍此二边便得中道。生眼智明觉向于泥洹。何谓中道。所谓八正。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为中道。”
- ^ 《相应部》第56相应11经《转法轮经》:“比丘们!有两个极端,出家人不应该亲近,哪两个呢?这在欲上之欲乐的实行:下劣的、粗俗的、一般人的、非圣者的、无益的,以及这自我折磨的实行:苦的、非圣者的、无益的。比丘们!不往这两个极端后,有被如来现正觉、作眼、作智,导向寂静、证智、正觉、涅槃的中道。比丘们!但什么是那被如来现正觉、作眼、作智,导向寂静、证智、正觉、涅槃的中道呢?就是这八支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8:“为著我者说无我道,为著法者说法空道,著二边者为说中道,为迷乱者说止观道令不迷乱,为戏论者说真如道令不戏论,著生死者说涅槃道令出世间,为迷涂者说正直道令远邪路。天王!是名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知邪正路,奖导有情令得出离。”
- ^ 《瑜伽师地论》卷45:“若诸有情修自苦行精勤无懈,起邪方便欲求解脱。为说中道令离二边使其趣入。”
- ^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论》第一讲〈原始佛教〉:“释迦初转法轮,相传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对他的五个弟子讲的。从现有经律中研究,释迦不是一开始就讲四谛,而是首先讲了一番中道。这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原来随侍他的这五个人,看他抛弃了苦行,感到失望才离去的。释迦最初对他们宣扬理论,应是先批评了苦行和其他学派的主张,提出自己不苦不乐的中道学说,来证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因而讲了八正道,把五人说服了,然后宣讲四谛。”